• 联系我们:0931-4967592
  • English
  • 注册
  • 登录
  • 首页
  • 综合新闻
  • 数据资源
  • 专题数据
  • 模型资源
  • 全球灾害
  • 数据生产
  • 基地资源
  • 科普
  • 平台介绍
黄河流域
水土保持
今日
全球灾害
寒旱区
科普天空
甘肃
疫情
  • 首页
  • 专题数据
超级973项目“冰冻圈变化及其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03 08:46

48
数据集
3637
浏览量
98
下载量
145.6 GB
文件大小
本专题数据来源于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冰冻圈变化及其影响研究》。此专项于2013年4月正式启动,由中国科学院院士秦大河任专家组组长,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现重组为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研究员丁永建任首席科学家。本项目由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青藏高原研究所、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清华大学、兰州大学等十三家单位共同承担。本项目针对冰冻圈变化机理、冰冻圈与气候相互作用关系、冰冻圈变化的影响及适应三个冰冻圈重大科学问题开展冰冻圈变化、影响和适应研究,对推动国际冰冻圈科学向学科体系化方面迈进,提高冰冻圈科学整体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此项目共产生数据集48个,包括冰冻圈冰川、冻土、积雪野外观测、遥感反演、数值模拟等数据产品。
  • 默认排序
  • 点击次数
  • 下载量
  • 更新时间
  • 1/5
1992-2015年南极和格林兰冰盖高程变化数据集
此数据集中包括了南极和格陵兰冰盖高程变化的数据,数据时间从1992到2016年,利用Grace卫星资料获得南极和格陵兰冰盖高程变化。数据覆盖整个南极和格陵兰冰盖,投影方式采用GCS_WGS_1984。
文件大小:
1.8 GB
点击次数:
77
创建于:
2020-11-18
加入数据篮 加入收藏
2012-2016年甘肃肃北老虎沟12号冰川末端变化结果
本数据为2012-2016年祁连山老虎沟12号冰川末端变化的监测,数据由南方测绘S86 GPS接收机测量获取,定向测量冰舌末端处控制测杆距离冰舌末端的距离。观测时间是2012-2016年,记录了2012-2013年、2013-2014年和2014-2016年的冰川末端变化数据。野外观测和室内分析整编组成,测量冰舌末端处控制测杆距离冰舌末端的距离,在室内计算冰川末端具体的变化情况。
文件大小:
17.7 kB
点击次数:
68
创建于:
2020-11-18
加入数据篮 加入收藏
1996-2016年南极Amery冰架冰流速图
此数据集中包括了Amery冰架流速数据,时间是从1996年到2016年,采用C波段EnvisataSAR数据,波长为5.6cm,分辨率为30m,幅宽100km×100km。研究利用多源SAR数据提取Amery冰架地区高精度高分辨率表面冰流速方法。DInSAR方法基于传统的差分干涉测量技术,可以获得距离向的形变值,提取的流速结果分辨率和精度较高。偏移量跟踪方法能同时获取距离向和方位向的绝对形变值,对影像相干性要求低,在纹理缺乏的南极地区可以实现更大范围的冰流速测定。两种方法相互结合获取精确二维冰流速图。通过检查稳定的岩石点形变值以及已有流速产品中年流速小于5m/a的区域流速值,利用双线性多项式函数等方法拟合消除残差。
文件大小:
17.4 MB
点击次数:
83
创建于:
2020-11-18
加入数据篮 加入收藏
2012-2016年青藏高原唐古拉小冬克玛底冰川气象站
本数据集中包括青藏高原唐古拉冬克玛底冰川5600m处气象站的自动记录资料,气象测量要素主要是温湿风,风速:05103风速风向传感器;温湿度:HMP155A温湿度传感器。数据采集器:CR10X;定期采集数据,传感器尚未定期标定。具体有单层风速、气温、空气湿度、净辐射;时间自2012年1月1日至2016年10月25日,在仪器出故障时,有个别时间段无记录数据,被处理成日平均值。
文件大小:
252.0 kB
点击次数:
106
创建于:
2020-11-18
加入数据篮 加入收藏
2014-2016年青藏高原多年冻土综合观测场植被盖度和生物量调查数据集
本数据为2014-2016年青藏高原多年冻土综合观测场植被盖度和生物量调查数据集,包含的数据指标为唐古拉、西大滩和五道梁3个综合观测场6样方的植被盖度、样地平均盖度和地上生物量,样线结合样方的方法野外调查获得,样线长度30m,样方大小为1m×1m。样方植被盖度为目测所的,平均盖度为取6个盖度的平均值,地上生物量采用收获法测得。
文件大小:
2.5 MB
点击次数:
87
创建于:
2020-11-17
加入数据篮 加入收藏
2012-2015年祁连山老虎沟12号冰川气象数据集
本数据包括祁连山老虎沟12号冰川海拔4200m、4550m和5040m气象站资料(气温、相对湿度、降水、气压、风速风向、雪深以及辐射四分量等),由于自动气象站所处条件恶劣,观测的气象要素有时会出现异常值或者缺失,因此,对海拔4200m、4550m 和5040m气温、相对湿度、降水、气压、风速风向、雪深以及辐射四分量(向下和向上短波辐射、向下和向上长波辐射)等气象要素进行异常点的剔除以及插补。
文件大小:
22.4 MB
点击次数:
75
创建于:
2020-11-18
加入数据篮 加入收藏
2014-2017年中国西藏然乌站气象要素驱动数据集
本数据集包括西藏然乌2014.11-2017.3的地面气压、平均气温、相对湿度、向下短波辐射、向下长波辐射、平均风速、08-08时24h降水量及雪深的逐日数据。原始数据经过严格的校正步骤产生最终用户数据,其中温湿度传感器HMP155A应用范围广泛,提供可靠的相对湿度(RH)和温度测量;直接辐射传感器NR01有4个表头组成,测量表面辐射平衡,测量原理为采用热电堆传感器,NR01测量时能够产生4个很小的电压输出,输出的电压和长短波的收入支出是成比例的,NR01是由4个辐射表组成的净辐射传感器,用科学级能量平衡研究;风速风向传感器05103是一款高性能风传感器,耐用性强,抗腐蚀能力强;雨雪量计T-200B用于全降水监测,可以记录实时降水量,也可以记录累积降水量;雪深传感器SR50A超声雪深传感器是Campbell公司新研发的声波测距的传感器,通过测量超声波脉冲发射和返回时的时间测量出距离。
文件大小:
781.2 kB
点击次数:
112
创建于:
2020-11-17
加入数据篮 加入收藏
2013-2015年甘肃河西走廊疏勒河上游高寒草甸观测场气象和土壤水热要素观测数据集
本数据集为甘肃省河西走廊祁连山疏勒河上游高寒草甸气象(气温、相对湿度和风速)和土壤水热(0和10cm温度和含水量)要素自动观测资料,时间自2013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数据时间分辨率为1天。在仪器出故障时,有个别时间段无记录数据,数据由CR1000数据采集器(Campbell)采集,定期人工拷贝。气温、风速、土壤温度原始资料精度为小数点后两位,空气相对湿度、土壤含水量原始资料精度为小数点后三位。
文件大小:
219.2 kB
点击次数:
92
创建于:
2020-11-19
加入数据篮 加入收藏
2014-2016年青藏高原五道梁冻土气象数据集
本数据为2014-2016年青藏高原五道梁观测场冻土气象数据集,包括辐射数据在内的常规气象数据及浅层土壤温湿度、热通量等数据,共10个数据指标含3m空气温度(℃)、3m空气湿度(%)、3m空气水气压(KP)、3m风速(m/s)、3m风向(度)、向上长波辐射(w/㎡)、向下长波辐射(w/㎡)、向上短波辐射(w/㎡)、向下短波辐射(w/㎡)、净辐射(w/㎡),数据是自动气象站观测获取,10分钟采样一次,30分钟平均值输出。
文件大小:
6.0 MB
点击次数:
120
创建于:
2020-11-26
加入数据篮 加入收藏
2014年河西三大内陆河(黑河、石羊河、疏勒河)流域冰川变化影响典型地区的社会调查数据集
本数据为2014年河西三大内陆河流域冰川变化影响典型地区社会调查数据集包含黑河流域农户、黑河-政府、石羊河-农户、石羊河-政府、疏勒河-农户、疏勒河-政府。内容为冰川变化影响典型地区河西三大内流河流域(黑河、石羊河和疏勒河)社会调查资料。调查对象分为该地区农户和政府工作人员,调查内容包括受访者基本信息(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生计变化及其原因(收入来源、收入变化情况、收入变化原因等)、对冰川变化影响的适应意识、适应能力和适应措施等。
文件大小:
1.4 MB
点击次数:
86
创建于:
2020-11-17
加入数据篮 加入收藏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2005-2020 备案号:陇ICP备05000491号

兰州市东岗西路320号 730000 电话2:0931-4967592, 0931-4967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