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档详细阐述了蓄滞洪区布局优化的流程和方法。首先,通过系统分析法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根据地形条件和水文数据分析,划定不同河段的蓄洪空间。其次,采用适应性管理策略,结合河道整治和水动力模型模拟,调整蓄泄布局以应对超额洪量。接着,利用优化理论和方法(如线性规划、遗传算法),初步提出多个蓄滞洪区布局方案,并通过多指标决策分析(包括分洪能力、蓄洪利用效率、人口密度、耕地占比和单位面积GDP等指标),计算各方案的综合评分,选择最优方案。整个过程结合了先进的技术工具和数学模型,确保了蓄滞洪区布局方案的科学性、有效性和社会经济影响的均衡。本方法为蓄滞洪区的规划和布局优化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持。
数据量 | 113.7 KiB |
---|---|
数据格式 | *.docx |
坐标系 |
# | 编号 | 名称 | 类型 |
1 | 2021YFC3000100 | 长江下游洪涝灾害集成调控与应急除险技术装备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
# | 标题 | 文件大小 |
---|---|---|
1 | 蓄滞洪区布局优化方法-技术方案文档.docx | 113.7 KiB |
©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2005- 备案号:陇ICP备2021001824号-21
兰州市东岗西路320号, 730000, 电话: 0931-4967592,0931-4967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