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文献调查系统收集中巴经济走廊区域的冰崩事件数据,结合最新的Google Earth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识别冰崩发生后的典型地表迹象(如冰崩物堆积形成的块体散乱区域、冰崩引起的地形突变、冰崩路径与堆积体的清晰轮廓、堆积区呈浅色调、沿山谷呈不规则条带状或扇形展开,表面常见斑驳纹理等),以验证文献中冰崩事件的空间真实性与准确性。最终制备覆盖中巴经济走廊的历史冰崩事件数据集,为区域冰崩灾害研究与风险评估提供支撑。
1. 数据集命名
Ice_avalancheCPEC.Shp
2. 主要属性信息
ID: 冰崩编号
Location: 冰崩的位置
Year: 年
Month: 月
Day: 日
Type: 冰崩的类型
Latitude: 冰崩的纬度
Longitude:冰崩的经度
Cascade_ha:冰崩造成的次生灾害
Triggers: 冰崩的触发器
属性信息缺失时,统一以“0”或空值表示,标示该字段数据不可用。
采集时间 | 1980/01/01 - 2024/12/31 |
---|---|
采集地点 | 中巴经济走廊北部高山高海拔区,中巴公路喀什至塔科特段沿途全部内流流域 |
海拔 | 240.0m - 8560.0m |
数据量 | 21.6 KiB |
数据格式 | shp |
坐标系 |
1. Google Earth影像:通过Google Earth软件访问
2. 参考文献
Zhang, T., Wang, W., Shen, Z. and An, B., 2024. Increasing frequency and destructiveness of glacier-related slope failures under global warming. Science Bulletin, 69(1): 30-33.
Zhong, Y., Allen, S.K., Zheng, G., Liu, Q. and Stoffel, M., 2024. Large rock and ice avalanches frequently produce cascading processes in High Mountain Asia. Geomorphology, 449: 109048.
Coe, J. A., 2020. Bellwether sites for evaluating changes in landslide frequency and magnitude in cryospheric mountainous terrain: a call for systematic, long-term observations to decipher the impact of climate change. Landslides. 17, 11, 2483-2501.
1.历史冰崩事件资料收集
综合利用文献资料、政府报告、新闻报道以及科研成果等多源渠道,系统收集中巴经济走廊区域自1980年以来的历史冰崩事件信息,初步建立事件名录。
2.冰崩事件的遥感验证
基于Google Earth等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对疑似冰崩区域进行判读验证。依据典型冰崩地表特征(如堆积块体分布明显、地形突变、崩积体轮廓清晰、堆积区呈浅色调、不规则条带状或扇形展开等)判断事件的真实性和空间精度,筛选并确认有效事件,构建中巴经济走廊历史冰崩事件数据集。
3.属性信息提取与补充
借助遥感与GIS技术提取冰崩事件的空间属性,包括发生位置、经度、纬度等基础信息,进一步完善数据库结构,实现冰崩事件的标准化存储与管理。
4.交互检查与质量控制
对已识别与提取的冰崩事件开展人工-自动交互验证,通过多轮交叉检查与时空一致性分析,提升数据集的准确性与可靠性,确保历史事件记录的科学性与可用性。
冰崩事件数据经过严格的质量控制,所有记录均通过多源文献交叉验证,并优先采信带有现场照片或遥感影像佐证的信息,以确保事件的真实性与空间精度。
# | 编号 | 名称 | 类型 |
1 | 2022YFF0711704-05 | 中巴经济走廊冰缘灾害感知与应用示范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
2 | 2022YFF0711704-04 | 中巴经济走廊冰缘灾害预测预警与应用示范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
# | 标题 | 文件大小 |
---|---|---|
1 | _ncdc_meta_.json | 7.2 KiB |
2 | 冰崩 |
©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2005- 备案号:陇ICP备2021001824号-21
兰州市东岗西路320号, 730000, 电话: 0931-4967592,0931-4967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