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隐性裂缝在生长中暗藏结构事故先兆,及早探明隐裂缝即可从源头控制工程开裂危险。然而,在隐裂缝形态细观尺度与工程结构宏观尺度综合制约下,目前尚缺乏在高混凝土坝中探明隐裂缝的技术方法。本研究利用混凝土隐裂缝毛细吸附原理,构思荧光激励紫外线辐射无人机探测定位技术;自研激励专用荧光溶液,提出隐裂缝激励形态解译方法;研发荧光喷液激励无人机平台与紫外光辐射可将光成像探测定位无人机平台。通过自研探测技术,在小湾高混凝土坝下游坝面1150m高程探明了0.01mm级隐裂缝,解决了目前工程结构中特别是人员难达区域中隐性裂缝难以高效探测的行业难题。该数据可为小湾大坝开裂风险防控提供事故先兆级数据支持。
采集时间 | 2024/08/09 - 2024/08/13 |
---|---|
采集地点 | 小湾高混凝土坝 |
数据量 | 8.6 MiB |
数据格式 | *.excel |
坐标系 | WGS84 |
本数据是基于高混凝土坝隐性裂缝荧光激励紫外线辐射探测定位技术装备,通过探测无人机事前观察待激励面初始状态,荧光喷液无人机喷液激励,探测无人机向荧光激励面辐射紫外光并投射标识尺,通过可见光相机成像探明隐裂缝,确定裂缝相对位置的方法探测获得。
本数据为通过高混凝土坝隐性裂缝荧光激励紫外线辐射探测定位技术装备直接探测获得,无需加工等。
当环境光照度在300~1000lux,混凝土坝面待探测区域表面不存在大范围的附着物时,使用探测无人机在激励前飞抵待探测区域观察记录坝面初始状态;然后喷液无人机对待探测区域进行喷液激励,待探测区域表面荧光激励液恰好可自由流动时,激励程度满足要求;激励后,在60s内基于探测无人机平台对激励面完成紫外光与标识尺辐射下的可见光成像;从探测图像中获得隐裂缝的分布数据。
# | 编号 | 名称 | 类型 |
1 | 2021YFC3090104 | 高混凝土坝隐性裂缝探测诊断与修复技术装备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
# | 标题 | 文件大小 |
---|---|---|
1 | 2021YFC3090104-6-小湾高混凝土坝隐性裂缝探测定位数据.xlsx | 8.5 MiB |
2 | _ncdc_meta_.json | 4.6 KiB |
3 | 隐性裂缝探测.png | 135.4 KiB |
©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2005- 备案号:陇ICP备2021001824号-21
兰州市东岗西路320号, 730000, 电话: 0931-4967592,0931-4967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