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 称 | 跃进工区储层及流体预测数据体 |
---|---|
科技资源标识 | ![]() |
数据共享方式 | 开放下载 |
摘 要 | 对跃进工区缝洞储集体开展分类分级研究。在原始地震数据基础上,通过人工解释、叠前叠后地震反演、叠后地震属性实现对不同大小孔洞的预测和表征。通过分级预测,按裂缝的不同尺度大小采用不同地震属性并进行多属性融合等针对性技术手段,实现对裂缝的精细描述。在储层预测基础上,通过测井解释、叠前反演、吸收衰减属性、等地层切片等方法实现对流体分布的预测。最终形成跃进地区储层及流体预测数据体。该成果可以用于跃进地区有利区及油气富集区域的优选,为该区油气生产提供地球物理数据和钻井依据。 |
学科分类 | |
关键词 | |
作者 | 陈冬 |
数据量 | 207.2 MiB |
采集时间 | 2007-01-01 - 2022-01-01 |
采集地点 | 塔里木盆地跃进地区 |
数据空间分辨率(/米) | 地震数据2米;测井数据0.125米 |
数据时间分辨率 | 地震数据0.001秒 |
数据名称解释:AI_Inversion表示跃进工区孔洞预测地震反演数据,标准segy格式存储,时间域精度为1ms。 测井数据的YJ1-3,表示跃进1-3井的测井解释成果数据,为文本格式,包含标准las2.0文件头。
源数据采用炸药震源产生人工地震观测记录得到。设计面元为25米*25米。测井数据为文本格式,来自斯伦贝谢5700系列测井仪器的常规测井记录在Elan测井综合解释平台进行数据处理解释,数据精度为0.125米。
地震源数据在OMEGA等地震资料处理软件上进行偏移叠加去噪修饰等处理,利用地学综合解释平台CGG或一体化建模平台petrel以及自研缝洞分析程序等进行计算和分析。测井数据在Elan测井综合解释平台进行数据处理解释。
数据的处理加工过程均进行质量控制和误差分析。处理得到的地震数据体能实现对跃进地区储层和油气富集有利区的优选,实际应用效果较好。该数据集所采用的方法也能推广应用到类似研究区,助力油气勘探开发。
©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2005- 备案号:陇ICP备2021001824号-21
兰州市东岗西路320号, 730000, 电话: 0931-4967592,0931-4967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