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cdc logo title
元数据
名   称 中国的白云岩与白云岩储层:分布、成因与控制因素
科技资源标识 CSTR:11738.14.NCDC.XDA14.PP5612.2024
数据共享方式 开放下载
摘   要 中国是世界上少有的几乎每个地质时代都有白云岩分布的国家。从华北地区的元古宇到第四系的盐湖沉积物,都能见到各种类型的白云岩(石),但白云岩在层位和区域上分布不均,类型上也有明显差异。其中,下古生界白云岩分布最为普遍,而上古生界、中生界和新生界仅有局部地区发育白云岩。中国白云岩的类型和与之相对应的白云岩化作用主要有:微生物(生物)白云岩化、萨布哈白云岩化、回流渗透白云岩化、热液白云岩化和混合水白云岩化。由于白云岩化作用是一个持续或断续的、复杂的过程,即使同一层系的白云岩也会经历多期次、多类型白云岩化作用的叠加改造。白云岩是中国重要的油气储层,其类型多、形成时间跨度大。在深层和古老海相层系之中,白云岩比灰岩更易于形成优质的油气储层,由此其重要性显得更为突出。在晚古生代和中、新生代形成的湖相白云岩也具有很好的储集性能,是非常规油气的重要赋存场所。白云岩储层按照其形成主控因素可以大致分为4种基本类型:相控准同生溶蚀型、面控表生溶蚀型、断控深埋改造型和深埋生烃溶蚀型。白云岩储层形成和保持受构造、层序、岩相、流体和时间五因素的联合、复合作用所控制。这些因素和成储机制的差异,造就了白云岩储层发育展布的多样性。
学科分类
关键词
作者 何治亮,马永生,张军涛,朱东亚,钱一雄,丁茜,陈代钊
数据量 9.2 MiB
论文类型: journal
论文网址: 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PN9vNVFTqfex3uBgjQglBDRUeqBSHGHQJiwZyMcLWrXFOfbmK8VcdpcUuMHRVIUK_3fyRPN3X7cFptfR5g5wNUZPpaNwS-sfSZvsP2ygQN7cd2LY9a2_rgSL75PsYSy7nH1-V24Hg0d7x-76K84eOQ==&uniplatform=NZKPT&language=CHS
期刊名称: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出版时间: 2020-09-01
引用和标注
数据引用
何治亮,马永生,张军涛,朱东亚,钱一雄,丁茜,陈代钊. 中国的白云岩与白云岩储层:分布、成因与控制因素. 国家冰川冻土沙漠科学数据中心(http://www.ncdc.ac.cn), 2024. https://cstr.cn/CSTR:11738.14.NCDC.XDA14.PP5612.2024.
许可协议
知识共享许可协议   本作品采用 知识共享署名 4.0 国际许可协议进行许可。

项目信息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