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6年启动的科技部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中国西部冰川资源及其变化调查”项目的支持下,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开始利用最新的遥感数据进行第二次冰川编目的编制。第二次中国冰川编目采用当前国际通用的遥感和GIS方法,以美国Landsat TM/ETM+遥感卫星数据为冰川边界描绘主要数据源,并以SRTM V4数据为冰川高程属性提取数据源。裸冰区冰川边界的提取方法采用国际认可的高效波段比值阈值分割方法来进行,并以自主研发的冰川区山脊线提取方法来提取冰川区分冰岭,结合结果的人工修订,进而形成最终的冰川边界数据。同时,基于通用的GIS算法,来计算冰川的面积、周长等几何属性及最大、最小及平均等高程属性。野外GPS测量和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验证结果显示,基于第二次中国编目中所用方法获取的冰川边界具有较高的定位精度和冰川面积精度,能够满足各行各业对冰川编目数据的精度要求。 截止2013年底,基于Landsat影像的中国第二次冰川编目完成了西部地区86%地区的冰川编目,共解译出冰川42370条,总面积43102.58km2。未完成部分主要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横断山地区和念青唐古拉山中东段等地区。这些地区由于受印度季风影响,具有很高降水量并且常年被积雪和云覆盖,无云无雪的优质遥感影像很难获取。可获取的优质遥感影像大多是在2000-2005年间拍摄。为保证成果数据时间上的统一性,这些地区的冰川编目未依据这些影像进行编制。目前这些地区的冰川编目还在基于最新的Landsat-8/OLI传感器的数据处于编制过程中,并将于编制完成后向社会发布。在目前发布的第二次冰川编目数据集中,青藏高原东南部等二次编目未完成区域的数据用最新数字化和更新的第一次冰川编目数据集(许君利 et al. in Review)代替,总计使用第一次编目数据集中的冰川6201条,面积8753.5km2。
采集时间 | 2006/01/01 - 2013/12/31 |
---|---|
采集地点 | 中国西部地区 |
数据量 | 27.5 MiB |
数据格式 | shp |
坐标系 | WGS84 |
第二次中国冰川编目采用当前国际通用的遥感和GIS方法,以美国Landsat TM/ETM+遥感卫星数据为冰川边界描绘主要数据源,并以SRTM V4数据为冰川高程属性提取数据源.
仪器自动观测 人工统计数据
野外GPS测量和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验证结果显示,基于第二次中国编目中所用方法获取的冰川边界具有较高的定位精度和冰川面积精度,能够满足各行各业对冰川编目数据的精度要求。
# | 标题 | 文件大小 |
---|---|---|
1 | -V4.docx | 4.4 MiB |
2 | Second_Glacier_Inventory_China.cpg | 5 Bytes |
3 | Second_Glacier_Inventory_China.rar | 19.3 MiB |
4 | V1.0)-文档.zip | 789.4 KiB |
5 | 中国第二次冰川编目数据说明-20170425.pdf | 3.0 MiB |
6 | 关于cpg文件的说明.txt | 205 Bytes |
# | 时间 | 姓名 | 用途 |
---|---|---|---|
1 | 2025/04/19 04:50 | 吴*康 |
论文题目:引入注意力机制的深度学习模型冰川语义分割对比分析
数据在研究中的作用:制作数据集标签
论文类型:研究
导师姓名:王茂芝
|
2 | 2025/04/17 23:52 | 温* |
索县穹雄沟景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需要分析下与冰川的位置关系
|
3 | 2025/04/17 03:24 | 王*洁 |
论文题目:喀喇昆仑冰川流速
数据在研究中的作用:参考数据为冰川编号
论文类型:期刊
导师姓名:王宁练
|
4 | 2025/04/17 00:30 | Xu**** Wu |
基于遥感反演流量及水文模型验算,研究青藏高原流域的径流,因为是高寒区域需要考虑冰川融雪,故需要这部分数据,非常感谢!硕士论文,李红霞
|
5 | 2025/04/14 18:35 | 袁* |
我之所以申请该数据,是用于毕业论文的相关研究,谢谢
|
6 | 2025/04/10 22:07 | 王* |
论文题目:深度学习的遥感影像冰川识别
数据在研究中的作用:数据集标签
论文类型:本科毕业论文
导师姓名:甘杰
|
7 | 2025/04/09 07:02 | 蒋*钰 |
论文题目:近10a木扎尔特冰川驱动因子分析
数据在研究中的作用:作图
论文类型:毕业论文
导师姓名:赵阳
|
8 | 2025/04/09 00:56 | 黄*怡 |
用于个人学习研究青藏高原唐古拉冰川带的冰川分布。
|
9 | 2025/04/06 23:56 | 吴*欢 |
川藏铁路沿线冰川发育情况,以了解冻融灾害的破坏可能性
|
10 | 2025/04/03 23:35 | 李*霖 |
论文题目:长江源区冬克玛底冰川长时序变化遥感检测与分析
数据在研究中的作用:研究区冬克玛底冰川范围数据
论文类型:本科论文
导师姓名:柯灵红
|
©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2005- 备案号:陇ICP备2021001824号-21
兰州市东岗西路320号, 730000, 电话: 0931-4967592,0931-4967596